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是中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胡等人近期发表在《eGastroenterology》上的全国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了 2004 年至 2021 年的趋势,揭示了疾病负担与生存率的复杂变化模式。尽管部分癌症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总体影响依然显著,且在不同人口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以下是主要发现:
主要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下降
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在 18 年间显著下降:
食管癌:ASMR 年均百分比变化(AAPC)为−4.30%;
胃癌:ASMR 年均下降 4.14%;
肝癌:ASMR 年均下降 2.58%。
这些改善归功于公共卫生政策的完善、早期筛查项目的推广、幽门螺杆菌和乙肝病毒等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结直肠癌和胰腺癌负担上升
相比之下,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的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结直肠癌:粗死亡率年均增长 3.59%;
胰腺癌: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分别年均增长 5.72% 和 2.71%。
这些增长与西化饮食、酒精摄入增加、久坐生活方式以及晚期诊断有关。
预期寿命与去死因预期寿命提升
2004 年至 2021 年间,中国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 4.4 岁。值得注意的是,若假设消除消化系统癌症导致的死亡,预期寿命(CELE)可延长 4.06 岁,凸显了这些癌症对健康的重大影响。农村地区和男性的提升更为显著,表明健康公平性有所改善,但也提示仍需加强某些领域的努力。
性别、地域和社会经济差异
男性过早死亡率更高:
男性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总 PYLL:男性 1630 万人年,女性 540 万人年;
平均寿命损失年数(AYLL):男性 14.64 年,女性 13.52 年。
这些差距反映了男性更高的吸烟率和饮酒率,以及延迟就医的行为。
农村地区负担更重:
农村 PYLL 为 1510 万人年,是城市(660 万人年)的两倍多;
农村胰腺癌 ASMR 年均增长 4.62%。
医疗资源不足和晚期诊断是主要原因。
地区间差异显著:
东部地区食管癌、胃癌和肝癌死亡率显著下降;
西部地区虽有所改善,但 AYLL 更高,表明诊断较晚且治疗可及性较差;
胰腺癌和结直肠癌在中西部地区增长更明显。
影响因素
筛查与早期诊断:2005 年起政府主导的筛查项目提高了早期诊断率,淮河流域和安阳等高发区的食管癌专项筛查效果显著。
疫苗接种与风险因素控制:2002 年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降低肝癌率起到关键作用,其他改善包括食品安全提升、黄曲霉毒素暴露减少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
生活方式西化:经济改善导致高脂低纤维饮食和肉类摄入增加,与结直肠癌和胰腺癌发病率上升相关。久坐、肥胖、吸烟和酗酒进一步加剧风险,尤其在年轻人群中。
诊断技术进步:CT、MRI 和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提升了胰腺癌检出率,但晚期确诊仍常见。
研究结论
尽管部分主要消化系统癌症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结直肠癌和胰腺癌负担的上升,尤其是农村和男性群体中的增长,标志着中国癌症流行病学的转变。未来需聚焦健康公平、一级预防和早期诊断,以巩固和扩大预期寿命的提升成果。随着中国推进“健康中国2030”目标,全面癌症防控仍是公共卫生进步的核心。
期刊参考
Hu, T., et al. (2025) Burden of digestive system malignancies and its impact on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2004–2021. eGastroenterology. doi.org/10.1136/egastro-2024-100148.
延展阅读
细菌是如何引发结肠癌的
肠道卫士:T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如何预防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