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全球性研究表明,若不采取紧急行动遏制 2 型糖尿病的激增,到 2050 年,印度、中国和美国将占全球糖尿病相关死亡和残疾的三分之一。
近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全球及印度、中国和美国(US)的糖尿病(DM)趋势。
研究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素合成或反应能力不足,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2019 年,全球约有 200 万人因糖尿病死亡。长期高血糖可能引发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导致失明、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等并发症。
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中低收入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但其总医疗支出仅为高收入国家的 1/300。这种差距在印度等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与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不平等凸显了跨国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关键细节
全球范围内,男性1型糖尿病(T1DM)死亡率是女性的 1.5 倍,但女性因神经病变等并发症面临更长期的残疾,反映了性别护理差异。
该研究评估了 1990 年至 2021 年全球及人口最多的三个国家(印度、中国和美国)的糖尿病负担趋势。研究人员从《2021 年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 2021)中获取了 1 型糖尿病(T1DM)和 2 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并采用 Joinpoint 回归模型识别趋势拐点。
此外,研究团队计算了拐点间患病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并通过年龄-时期-队列交互分析得出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R)和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同时,糖尿病负担被分解为流行病学变化、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等因素。
研究还进行了健康不平等分析,探讨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地区差异对疾病负担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等高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的 T2DM 负担超出预期,其 DALYs 高于国家 SDI 预测值。研究人员使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BAPC)预测了 2022-2050 年的糖尿病负担。
2022年猴痘疫情
空气污染成为隐形加速器——中国城市50岁以上人群的颗粒物暴露与 T2DM 发病率上升 12% 相关。
2021 年,糖尿病对全球影响显著,但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巨大。印度死亡负担最高(331,300 例),其次是中国(178,475 例)和美国(74,017 例)。经人口年龄调整后,印度死亡率是美国的2倍多,中国的 3.5 倍。DALYs 分布趋势相似:印度(1,360 万 DALYs)、中国(1,171 万 DALYs)和美国(504 万 DALYs)居前三位。
印度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31.1 例/10 万人)和 DALYs 率(1,102/10 万人)最高,美国(12.64 例死亡,959 DALYs)和中国(8.98 例死亡,585 DALYs)次之。1990 年,T1DM 和 T2DM 分别占糖尿病死亡的 5.9% 和 94.1%,占 DALYs 的 9.4% 和 90.6%;至 2021 年,T2DM 导致的死亡和 DALYs 分别升至 97.1% 和 95.4%,而 T1DM 占比降至 2.9% 和 4.6%。
三国趋势与全球一致。全球 T1DM 死亡 ASR 持续下降(2003-2011 年降幅最大),中国因医疗条件改善和中医药整合,T1DM 死亡率年均下降 2.62%。T1DM 相关 DALYs 的 ASR 在 2004-2012 年降幅最大。相反,全球 T2DM 死亡 ASR 在 2003 年前上升后小幅下降,而 T2DM DALYs 持续增加。
美国 T1DM 死亡率年均下降 0.39%,但 DALYs 却因并发症增多上升 0.17%。T1DM 负担在男性和年轻群体(40-44 岁)中更高,T2DM 负担随年龄增长在 65-69 岁达峰,女性略低于男性。1990-2019 年,全球糖尿病死亡增加 919,068 例,人口增长(53.6%)和老龄化(36.51%)是主因,流行病学变化(如肥胖率上升)占 9.89%。
未来预测
美国 27% 的 T2DM DALYs 归因于缺乏运动——在步行设施匮乏的南部州,该因素影响甚至超过肥胖。
BAPC 模型预测,全球及三国的 T1DM 负担将持续下降,而 T2DM 负担将加剧。至 2050 年,全球 T1DM 死亡预计增至 51,837 例(较 2021 年增 6.7%),T2DM 死亡将达 367 万例(增 128.6%)。中国因持续政策干预,T1DM 负担或继续大幅下降;美国 T2DM DALYs 将因心血管疾病和肾衰竭等并发症上升。
研究结论
总体而言,全球 T1DM 死亡和 DALYs 呈下降趋势,而 T2DM 负担持续上升。印度糖尿病负担最重,其次是中国。三国合计占全球糖尿病负担的三分之一,需引起国际卫生机构重点关注。
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是糖尿病负担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强调需针对性策略:印度亟需升级医疗基础设施,中国应维持 T1DM 管理成果,美国需应对肥胖相关的 T2DM 并发症。此外,提高公众意识、减少社会经济差异、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推行预防筛查和生活方式干预,对减轻糖尿病负担至关重要。
期刊参考
Chen Y, Wang G, Hou Z, Liu X, Ma S, Jiang M. Comparative diabetes mellitus burden trends across global, Chinese, US, and Indian populations using GBD 2021 database. Scientific Reports, 2025, DOI: 10.1038/s41598-025-96175-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96175-4
延展阅读
比较骆驼奶、牛奶和羊奶:哪一种对糖尿病和心脏健康最好?
研究人员发现两种常见的糖尿病药物对足部溃疡愈合的影响